|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球生物经济发展促进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日期:2022-07-05 15:15 来源:中国新媒体信息网

      中国新媒体信息网讯(汪健) 2022年6月30日下午,“迈向零碳城市行动派·全球零碳城市创新典范奖”启动仪式在上海市虹口区白玉兰广场58楼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隆重举行。同时,作为重要仪式活动之一,由中科院等六家单位倡议发起的全球生物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以下简称:生物经济中心)正式启动。         


 
      在宣告仪式上,生物经济中心负责人王嘉女士代表倡议单位,宣读了关于设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全球生物经济发展促进中心(UNIDO GIN Project Global BioEconomy Development Promotion Centre)”的倡议书。该倡议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执行单位上海虹口中联工发科技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企业报集团、上海张江(集团)、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和上海于氏中医医院等六家单位共同发起。除在京单位外,五家倡议发起单位均派出代表来到活动现场,共同见证倡议书的公开发布和生物经济中心的组建成立。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于2016 年与中国政府合作签署《推进包容性工业可持续发展全球创新网络》项目文件,以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并在中国上海成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全球创新网络总部及项目执行机构。通过打造智力资源、国际合作、产业发展、金融支撑及公共服务五大综合性创新平台,举办全球科技创新大会等形式,形成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合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支持中国成立和运营全球创新网络项目总部机构(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该项目宗旨一是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技术升级和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建设有风险抵御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包容性可持续的工业创新发展,为不同性别创造平等就业机会;三是全球创新网络总部项目机构(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为加快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到中国、到上海地区合作发展;同时,将中国最佳科技产业和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通过联合国多边合作机制,转移到其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生命科学呈现爆发式成长乃至革命性突变,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已经进入到生物经济的第四种经济形态。近年来,中国生物领域基础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生物经济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生物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引擎。生物安全法律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接连应对重大疫情事件,生物资源保护利用持续加强,为加快培育发展生物经济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生命健康消费市场最广阔的国家之一,一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已处于国际第一梯队,生物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值此革故鼎新之际,全球生物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因时而动、应势而生。该中心将服务推动全球生物技术创新创造,搭建国际间生物技术与产业经济合作桥梁,传播绿色生态自然和谐理念,努力建设一个由生物技术经济驱动、普世价值观引领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多功能平台。
 
      该中心坚持发挥创新在生物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瞄准科技前沿,强化市场导向,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与转化。筹划举办国际性生物经济高端论坛,搭建国内外政策界、科技界、企业界、投资界与服务界之间的畅通交流渠道。服务促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高端智库建设,联合有关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媒体等资源,为生物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加快先进生物技术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多领域广泛成果转化与融合赋能,推动产学研用各环节各要素的紧密合作。       
 
      此外,生物经济中心将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胸怀世界,推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在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面临诸多共同挑战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类生存都构成严峻挑战。生物经济中心将统筹兼顾发展与安全,与国内外有识之士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危机挑战,共同推动政策治理、风险评估、应急响应、信息共享和全球能力建设,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不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助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

责任编辑:高洪义

上一篇:“全球零碳城市创新典范奖”启动仪式隆重召开

下一篇:媒体:上海瑞金医院有医护、儿童被砍伤 医院入口未配备安检设备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