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驱动生态 匠心铸就“中国芯”—记浙江嘉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傅显明
日期:2025-04-28 15:58 来源:中国新媒体信息网
中国新媒体信息网讯(舒凤娇)在浙江嘉兴嘉善的同济产业园内,浙江嘉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精密的自动化设备正有序运转,一台台集成了最新技术的无磁同步电机即将下线,运往全球各地的高端制造企业。作为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傅显明常常站在车间的数字化幕墙前,注视着这些凝聚着团队心血的“工业心脏”——从化工设备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到电机领域的革新者,他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一场跨越行业的创业奇迹,更用技术创新和产业视野重塑了中国高端电机的全球竞争力。

浙江嘉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傅显明
技术突围,在“卡脖子”领域凿开裂缝
傅显明的创业轨迹始于一次偶然的行业调研。2019年,在化工设备行业深耕多年的他敏锐发现:国内电机市场中,80%的份额被标准化产品占据,而在国外定制化电机占比却高达80%。“当看到国内企业为一台适配真空泵的电机支付数倍于国外的价格,甚至因买不到合适的电机而延误产线时,我意识到这里存在巨大的技术缺口和市场机会。”傅显明回忆道。

不同于传统电机企业的跟风模仿,他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聚焦“特种电机定制化”,瞄准被国外巨头垄断的高附加值市场。2020年,嘉丰动力秉承“绿色驱动,永无止境”的理念在嘉善成立,组建了由电机行业资深专家和高校教授组成的核心团队,主要包括全密封水冷电机、同步永磁电机、无磁同步电机、伺服电机等特种电机,广泛适用于真空泵、压缩机、离心风机、水泵等设备,正式向“卡脖子”技术宣战。
嘉丰动力始终以“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为指导思想,始终把质量和创新放在首位,不断围绕客户需求来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实现帮助客户去创造新的价值。

在嘉丰动力的实验室里,陈列着一台台不同型号的无磁同步电机。与传统永磁电机依赖稀土磁性材料不同,嘉丰动力研发生产的IE5无磁同步电机采用创新的转子设计,通过磁阻效应实现高效运转,彻底摆脱了对磁性材料的依赖。这一设计不仅解决了高温环境下的失磁风险,更依靠DL360Ⅱ号算法,将无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效率较传统异步电机提升15%以上,实现IE5国家一级能效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突破,我们攻克了转子磁路优化、控制算法开发和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等技术难点。”傅显明介绍,团队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将电机运行噪音降低15%,温升降低 20%,关键部件寿命延长30%,寿命长达 100000+小时,同时无需稀土永磁材料的设计更让采购成本降低15%。这些技术参数的背后,是多项核心专利的积累,其中“无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结构”设计,被行业视为“改写电机能效格局”的关键突破。

产业整合,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
傅显明深知,技术创新离不开“产学研用”的闭环。在电机技术研发上,积极与专业院校、研究院产学研合作,推进双电机高速同步驱动控制、永磁同步电机、无磁同步电机等前沿项目的产业化研发。截至2025年,嘉丰动力已与多所高校建立合作,累计获得多项省级科研项目支持,形成了“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的技术矩阵。公司每年将15%的营收投入研发,持续推动技术迭代。凭借和院校的深度合作,公司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中不断突破,优化电机和控制设计,提升能效水平,共同助力节能减排,早日达成“双碳”目标。

同时,嘉丰动力拥有先进的工艺、严格的生产过程管理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已经建立并持续在完善全面可追溯嘉丰数字电机质量管理数字化体系,让每一台电机每一件关键零部件每一道关键生产工序都能做到“有码可溯、有数可查”。公司经过不断地创新发展,目前,不仅拥有多项核心的技术专利,还被评为了浙江省科技型企业、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企业、嘉善县首批10佳数字化创新改造标杆企业,同时也在积极申报争取早日获得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的荣誉。

责任担当,在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间架桥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傅显明将“让世界变得更清洁”写入企业使命。嘉丰动力的电机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空压机等领域,其高效设计帮助客户显著降低能耗,推动工业领域的绿色转型。
为了推动行业节能,傅显明团队开发了先进的能效优化技术,通过实时监测负载变化动态调整功率输出,进一步提升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表现,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在嘉丰动力的办公楼里,“快乐友爱”的企业文化随处可见。傅显明始终相信,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公司推行“合伙人计划”,核心技术骨干深度参与企业管理,分享发展红利;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我们不仅要培养技术专家,更要培养具有产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傅显明亲自参与人才培养,带领团队打造了一支年轻而富有创新力的研发队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中国电机工业协会成员单位,嘉丰动力牵头成立了产业联盟,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企业加入,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协同,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傅显明推动建立“AI数智电机产业创新技术共享平台”,促进产业链整体技术提升,发起“国产替代专项行动”,联合攻关“卡脖子”零部件,提升国产电机的整体竞争力。在嘉丰动力的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幅特殊的“客户地图”,记录着为不同行业客户定制的电机项目。傅显明要求团队“带着显微镜去理解客户需求”,针对每个项目成立专项小组,从设计到交付全流程定制化,确保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我们卖的不是电机,而是客户的问题解决方案。”凭借这种理念,嘉丰动力成功为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客户提供了定制化电机,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站在嘉丰动力的展厅里,傅显明指着墙上的企业愿景——“做世界领先的智能电机制造商”,目光坚定。从创业初期的探索,到如今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和一个数智电机产业创新中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他用五年时间证明:中国企业不仅能在高端电机领域打破垄断,更能定义行业规则。
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台第一代密封水冷电机的样机,外壳上“绿色驱动,永无止境”的刻字格外醒目。这是傅显明的初心,也是嘉丰动力的使命——当越来越多的“嘉丰造”电机驱动着全球高端装备,当中国电机技术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傅显明和他的团队,正在用技术创新和产业担当,书写着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的时代答卷。
从化工到电机,从跟随到引领,傅显明的创业之路,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生动注脚:在“卡脖子”领域敢为人先,在产业整合中胸怀全局,在社会责任前勇于担当。未来,随着全球工业智能化、绿色化浪潮的到来,傅显明和嘉丰动力,必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演绎属于中国制造业的精彩篇章。
责任编辑:舒凤娇
上一篇:微生态医学的领航者与健康未来的缔造者 —记自体益生菌干预疗法发明人郭聃洋博士
下一篇:没有了